 首页 >> 政策项目 >> 政策倡导 >> 正文
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一封公开信 (柘城县艾滋病防治民间促进会-朱龙伟 2005-5-2)
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各级 CDC与卫生系统资源分布不合理,责任不明确有越俎代庖之嫌,这对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极为不利,甚至阻碍了艾滋病的治疗。通过对全国范围内防治艾滋病的机构调查与研究发现:普遍存在各级CDC(大的城市称为CDC,小的县城称为防疫站 )与卫生系统比较而言,单说治疗各种疾病的技能与经验远远低于卫生系统,而治疗艾滋病的资金、药物全控制在全国各级CDC手中,真正的治疗的实施的重任也落在CDC的肩上,全国各级CDC是不是有不胜重荷之感哪?回答是肯定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艾滋病的更有效的治疗。信息不够流畅,反馈不够及时。如,在艾滋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实际上是分两步进行的:全国各级CDC掌管着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检测血常规的及肝功能化验等;卫生系统如各级卫生局负责指派医护人员进行机会性感染的对症治疗。一旦服用抗病毒药物出现了不可抗拒的负作用或严重的病变,一是各级CDC不负责治疗;二是没有治疗权,各种检测的结果反馈不及时,从而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期。再是掌管机会性感染治疗的卫生局有没有权利指导抗病毒药物的服用,甚至不懂得抗病药物与某种治疗机会性感染药物之配伍、冲突。CDC与卫生系统二者始终为了争夺资源处于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从而阻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艾滋病防治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
建议各司其责,全身心的投入到艾滋病及各种传染病、流行病预防与治疗工作中去,紧密配合,精诚团结,为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关于抗病毒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
A,抗病毒药物种类少即:齐多呋定或司他呋定、奈伟拉平、去羟肌苷散,没有替代药物。一旦发生病变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等死。病变有多种多样,也就是抗病毒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诸如:转氨酶升高、黄疸肝炎、肝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胰腺炎、胰腺癌、贫血、腹泻、发低热、鼻腔出血等严重致命现象。
建议:卫生部、非政府组织、感染者、医疗工作者联合呼吁:强行仿制适合感染者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延长感染者的生命。
B,各种检测跟不上,没有随访机制,从而导致感染者在服抗病毒药物时发生严重的病变而感染者本人不知晓,直至死亡前夕才被发现,延误治疗时机。
建议:联合呼吁各级CDC治疗与检测形成一体化,建立随访机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C,医护人员水平低,缺少敬业精神,不懂得抗病毒药物的服用方法,歧视感染者,缺乏爱心,甚至与感染者有抵触情绪,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象。
建议:联合呼吁各级CDC培训有爱心、愿意为感染者服务的医护工作者,提高其业务水平,使医护人员知识化、专业化,坚决反对三天两头更换医护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其掌握感染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有利于感染者的治疗。
关于机会行感染治疗问题:
A,医师对感染者所用的108种药物不甚了解,更不懂得药物的配伍,谈不上抗病毒药物与何种机会性感染药物有冲突。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感染者一旦发病,就滥用治疗机会性感染的消炎药物,既造成抗病毒药物疗效降低,又造成感染者服用消炎药物无效的后果。
B,医护人员在给感染者机会性感染治疗时既不讲解如何服用口服药物,药房给药时又不带药物说明,他们把成板或带合药物从中抽取出来用剪刀剪成一片片的,很多感染者有药不懂得如何服用,造成药物白白地浪费。
C,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知识宣传不到位,更谈不上关怀及临终关怀。有个别感染者一旦发病即使是很小的毛病也以为治不好了,自缢、服毒的现象时有发生。
D,河南省38个高发村有安全套发放,中发村无安全套供应。夫妇双方一方携带病菌者有传播艾滋病的现象。
E,治疗机会性感染的药物品种少,就连最基本的退热药物都不全,其他并发症无法治疗。
F,健全与完善转诊手续,更好地服务于危重aids病人,做好临终关怀工作。
G,应鼓励和提倡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应邀请民间组织、非政府机构参与全球基金项目,承认其合法地位。
H,全球基金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应该公开透明,应该接受民间组织的监督与评估。
文章提交时间:2005/5/10 上一篇: 艾滋病治疗区需要远离肺结核病区吗?――对山西临汾“绿色港湾”的责疑下一篇: 艾滋病不是死刑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没有任何评论
|